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

青年社


         一直以為,進入北一、進入青年社後,眼前就是夢想成真的絢麗、燦爛的三年了。正如同一些同學加入青年社的原因吧?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期待這將是一個充滿養分、種滿花樹的溫室,我們得以徜徉其中,多充實多美好的,在花叢與結實纍纍的果樹間一同成長。直到今天,才赫然發覺青年社和我想像的不同。也是花、也是樹罷,卻不是我從前以為的花與樹。

         
        今天是青年社的九校聯合迎新,上午主要是兩位已畢業的建青學長,以及各校代表學長姐的分享。聽前後三位建青學長在台上呼喊,看身側一直在玩手機的同學,我心裡是很難過,也有些悲哀的。有在聽的大家都有注意到罷?建青的傳承。從四年前主編的盛浩偉學長,到現任社長劉子觀學長,他們都擁有一股相同的熱情。對青年社的熱情,對校刊的熱情,對他們所投注的心血、對他們所關注的世界的熱情!他們都十分清楚他們要表達的是甚麼,對他們而言編校刊不是在社團中增進感情的附加產物,而是值得認真對待的:我們掌握了發聲的大權,那我們要說甚麼?
         
        暫且不論大家看不看校刊的問題。青年社確實握有大權──一份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刊物,它可以送到全校(三千多人)甚至全台灣的高中生的手上,而青年社,得以決定這份一兩百頁的刊物要傳達甚麼。這是多值得慎重相待的機會?當登高一呼成為如此輕易的事,你發覺,只要把自己的想法釐清、只要能把它寫出來,許多人都可以聽到你的聲音;或也許再花更多心力,大家甚至可以聽進去。也許,你真的有能力做一些改變。做一些改變,每個人心裡都這樣想過罷?關於學校莫名其妙的規定罷、關於高中生的習性、或者關於這個社會?有時這樣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逝,因為我們直覺的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改變現況: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學生呀,誰要聽我說呢?但藉由校刊,即使仍然會十分辛苦,改變現況的難度卻減少很多了──白紙黑字和知名度,是有它的力量在的。是不是值得一試呢?
         



        也許我把一切講得太簡單了罷?的確,說比做容易。編一本校刊夠累了,還要加那麼多或許無用的責任在自己身上。我從未編過校刊,還只是個小高一。也許因為沒有經歷過編務的累人,所以如此理想化的大言慚慚。但「理想化」,不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初衷嗎?這樣的理想,真的遙不可及嗎?我想試試看,仰起頭望著理想走,我可以爬多高?會像學長說的:「頭破血流」嗎?我毫無概念,只知道心中有一股執著,要種出那結實纍纍的果樹。
 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其實從未有機會和北青學姊聊過她們的理念。可惜今天都是建青學長出風頭,竟沒有北青的講師。不知道別人怎麼想,但我覺得學長的話都十分震動我──也許有些含糊,但我捕捉到語句間的熱情與理念;更令我震驚的是他們的一致性:怎麼建青出來的人,都以一股一模一樣的批判、執著氣質?


也真想見見更多北青學姊,是否也都有相同的理念的呢?




北青社確實是我夢想的地方。但我直到今天才發現,這裡是一片沃土,而非豐足的溫室。我們來到這裡,絕非坐享其成,而是要努力耕耘。要自己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,自己栽出自己想看的花,也栽出想遺留給未來許許多多學妹的花。




這是國三正熱烈嚮往高中生活、北青時,在筆記本上所寫下的字句。


「一種精神;一種概念,試著表達出來時總是顯得空泛。那是一種志得意滿充盈在胸塞,只望我能長久的記得。」訝然發覺,經歷了許許多多獲得與失落,雖然如今這段話中部分所指已與一年前有些許差異,但每一字、每一句,卻仍精確的描摩出我的心情。


只望我能長久的記得。


是的,青年社是「以天下為己任」的,因為我們握有獨享的發聲大權。
是的,青年社是要革命的,或者偉大或者渺小,我們要自許對這個世界做出改變。
是的,青年社是珍貴的,因為它集結了我們,而我們要一起努力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